看不见的青春
我用生命去学当一名“乡村老师”
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山村、边疆......有一些默默坚守在一线的人民教师,他们,正在用坚守的力量传播着关于知识与爱的火光。
他们无言的青春支撑起这个民族的脊梁。
01
现在是凌晨五点多,我站在昆明火车站特色的“奔牛”雕像前。
在火车站这种特殊的地方,来来往往的人群最多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匆匆踏上路途的游子,他们总在奔赴;另一种,则是记录他们背影的送行者,他们总在告别。我是后者。
刚把芳芳(化名)捎到车站,我把一个沉得不可思议的行李箱从后备箱抬下来:“哎呦,这么老沉,芳芳你一个人提得动么......”,瘦高个的女孩从我手上接过行李箱,点点头,“妈妈给准备的,怎么都拿得动。”
这个叫芳芳的姑娘,今年刚24,家里只有一个长年患病的母亲。父亲前年出车祸走了,她辞了刚考上的事业编回家精心照料母亲大半年,今年,她背着母亲偷偷报了乡村支教计划,于是就在今天,她要坐上这班深入大山的火车,开始一段还未开始就被大家视作苦事的人生。
“不想被老妈子天天在家催着嫁糟老头子。”在问到她为何愿意只身一人去做乡村教师时,她是这样回答我的。
清晨的昆明火车站
02
前年末尾些时候,我认识了芳芳的母亲。
我在城里小学教书,我们是对门邻居。芳芳母亲第一次跟我唠嗑时什么都没说,只是坐在我对面哭了将近半个小时。但究竟那些眼泪是流给她可怜的丈夫的,还是流给她自己,我至今也不得而知。
满头华发且身体虚弱的中年妇女看着我,问:“姑娘你今年有几岁?”
我回答:“今年25。”
“年轻,真真是年轻.....就比我那丫头大一岁,哎......”
“阿姨为什么要叹气呢?”
我怀疑一个人流泪的极限到底是多少,才说道这里,愁苦的中年女人布满鱼尾纹的眼角又蓄满了晶莹的水花。“我羡慕你们爸妈养着这样一个年纪轻轻在城里面自己养活自己的孩子。我那闺女啊,从小就是一身的浑劲、就是个蛮牛,到哪都是争着抢着吃苦!骨头硬的跟什么似的.....”女人抹了把脸,“好好的铁饭碗不干,非要辞职在家看着伺候我,我跟她说没事了没事了,她就立马要一头子插到山沟沟里,这一去,就是五年......五年啊!我一想到这个事,恨不得是我先死在她爹前头......”
“阿姨,你先冷静一下。”我把抽纸递过去,顺势拍了拍她的肩膀,“在我听来,阿姨的女儿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啊。她知道你可能受不了她的这个决定,在家陪伴了你那么久时间,现在决定为自己的志向拼搏努力,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女孩子。”
“我不忍心呐......天下父母一片心,我只有这一个闺女啊......”
“比起安稳平静,阿姨更愿意接受一个从此会变得不开心、委屈的女儿?”
阿姨哽咽住,捏住我的手,眼神里闪烁着只有为人母才能理解地撕扯的疼痛,“我不愿她做英雄,我只想她在我身边做一个女儿。”
天下父母一片心
03
路上有点渴,我提着芳芳其它的行李停在一个小卖铺前,“我买个喝的,芳芳想喝点啥?”
“哦老师别买了,昨天我妈给我收箱子给塞了好多,我给你拿个......”说着她蹲下身拉开行李箱——沉重的箱子,里面放的全都是一个母亲能对儿女全部的爱:自家做的肉酱、咸菜、饼子;本地应有尽有的土特产干货和小吃; 路上即食的泡面、罐头、面包和水果;在有限的空间极限利用硬是还塞下了一箱雪兰牛奶,固执倔强的痕迹和芳芳如出一辙。
阿姨说,“芳芳她啊,从小只喝本地雪兰牌子的牛奶。”
瘦高个女孩蹲在那里忽然就哭了。
我想起头天夜里接到芳芳妈妈的电话,一个几尽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女人在电话那头拜托一个和她女儿年纪相仿的女孩,“老师啊,请你明天准点来接一下芳芳,我们在这没有别的能依靠的人了,实在是太麻烦太麻烦你了!谢谢,谢谢......”阿姨没有给我插嘴接话的机会,电话背景音里,女孩子带有不悦的声音偶尔飘进我的耳畔——“妈,我明天叫个出租去就好了,何必麻烦......”——“明天一大清早的又是休息日,麻烦老师跑来跑去,真是......”——“妈......”
妈。
那个迷蒙的清晨,我提前了二十多分钟到芳芳家楼下,她们早已等在楼下。
腿脚不便的妇女争着抢着帮女儿搬东西,其间忍着泪意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直到芳芳坐进我的副驾把车窗玻璃摇下来,倔强的妇女扒着车窗边沿,不断不断地往女孩手里塞钱和吃的东西,波澜荡漾的眼睛看着即将远走高飞的雏鸟,她张了张嘴皮,用了些气力才拼凑出一句道别的话。
她说,“宝啊,下次回家,妈给你做好吃的。”
成年人的崩溃是瞬间的,复活也是。
芳芳用力回握住那只枯黄的手,汹涌的眼泪抢先嘴边离别的话语夺眶而出。
为支援乡村教育而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
04
老话说:人有三命,一为父母所生之命,二为师造之命,三为自立之命。父母生其身而师造其魂,而后自立其命。所以师者,再生父母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为师父。
我看着站在我面前顶天立地的女孩,她的身上不光装着点燃无穷智慧的知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伟大的付出、为照亮生命意义而义无反顾的勇敢,她配得上荣誉,也配得上称赞,只是背负这些免不了也要承受辜负。
其实,她也只是一个被妈妈挂念着的小女孩。
“老师,谢谢你,辛苦你今天送我。”
我拍拍她,莫名升起一股伤感,“客气啥啊,从现在起你也是芳芳老师了。”
多的话竟一时想不出,不论是嘱托还是祝福。看着她马上要离去的背影,只能憋出句:“到那边多保重。”
她笑着,明媚的样子,“你也是。”
时间不经意流淌而去。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是芳芳妈妈。
“阿姨,芳芳坐上火车了,放心。”
“哦哦那就好,这孩子啊老是丢三落四毛毛躁躁的,还是要有个人陪着送送......”女人不自觉的唠叨起来,语气听来像是黎明破晓前一阵温暖的风。
“谢谢你啊老师,多亏了你。”
“阿姨客气了,你对孩子的这份爱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唉,说那些虚的,做父母的都这样,就怕自己养着白眼狼......”
“不是的,”这一次我忍不住打断女人的碎碎念,因为这件事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我想到那个温柔又坚强的孩子,不应该让她坚定的选择成为一道误解横亘在母女二人的爱中间。
我跟芳芳的妈妈说,非常坚定地:“她从未停止爱你。”
爱在心间,永无止境
知识卡片
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
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其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缺乏相应的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