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比你想的更为常见

2020-10-23
139

9.png

近日,

上海野生动物园发生了一起猛禽伤人命案


一名园区的工作人员,突然被群熊袭击,活活咬死。而当时车上的游客亲眼看着熊把人咬死的全程,不断发出恐慌的声音,事后回忆起当时情景的目击者久久无法平复内心的震惊,甚至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从拖走人到咬死这个过程很短,按现场的目击者说,这个年仅26岁的小伙子被一群熊当场活活生吃了。


官方发出通报,确认此事是真,马上闭园。


根据下面这些阐述,不少目击者已经出现了程度不一的PTSD前兆症状。

2.jpg



那究竟,什么是PTSD

概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又叫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

PTSD四大典型症状:

一.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闪回),创伤性情境不由自主地涌现:对创伤事件的细节记忆特别深刻

二.持续性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看事情特别极端,并且极其自我矛盾,怕死,不愿看心理医生

三.警觉性增高:害怕睡觉,害怕床,强迫自己呼吸等

四.遇到与创伤事件相关、相似的情境时会出现明显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强烈的内心痛苦体验。此外,还多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比如乱吃精神类药物,又想自救又不信任别人

7.jpg

什么是创伤?

要理解PTSD,就避不开要谈及什么是创伤。

对一般人来说,创伤这个词好像和他们很难沾上边。然而,每个人经历创伤的方式不同,对你来说这可能是创伤的事情,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只是普通的日常生活。

例如,如果你在一家肉类屠宰场工作,需要折断一只鸡的脖子,你看到这一幕的反应将与那些从未见过这一幕的人截然不同。我记得小时候看奶奶在她的牲口棚里折断了一只鸡的脖子,我当时完全吓懵了,而她看起来很困惑,问我为什么这么害怕。

创伤的关键因素是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你的大脑就会触发杏仁核的传感器,当杏仁核被触发时,大脑就会激活一种“战或逃”的生存反应。

除了杏仁核,同样的信息也会被发送到大脑的额叶,那是进行理性思考的地方。额叶是反应性刹车的处理站,让你知道你是安全的,所有那些战斗或逃跑生存的症状逐渐消失。然而,这次经历的记忆被记录为闪回式记忆。

在美国,任何超过50岁的人都清楚地记得肯尼迪总统遇刺时他们在哪里。这也适用于那些记得挑战者号宇宙飞船在空中爆炸,或者目睹911事件中飞机撞向双子塔的人。

这种闪回式记忆可以把个体带回事件发生时刻的场景和画面,让人们再次经历当时的情绪和恐慌,这被称为创伤性经历。

5.jpg

林奕含事件

2017427日,台北豪雨。

凌晨3点,26岁的作家林奕含在松山区家中自缢身亡。自杀前,她给大学好友发去信息,"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 (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强奸的时候,我就已经死了)。

后来人们在她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读到了她的经历,这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是一个关于女孩子爱上诱奸犯的故事。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她的一生。

为了掩盖一段创伤带给她心灵的伤害,这个女孩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噩梦。

4.jpg


PTSD由来已久


在我国古代,战火纷飞的乱世,军旅中有个名词:营啸,是说只要军队中突然传来一声莫名其妙的大喊大叫,可能就会引发千百甚至更多的一帮人崩溃杀戮,由此可见古代士兵的精神状况。

再到近些年,一代人共同的创伤记忆——512汶川大地震。

一位震后幸存女士回忆道:那次恐怖的经历让我之后的生活完全变了样。我亲眼目睹我的家园在瞬间变成废墟,身边的亲人朋友在一夜之间与我阴阳永隔......之后我没有睡过一次好觉,总是突发心悸,胸闷,感觉喘不上来气,但是去医院看医生,拍了心电图和B超都显示正常,解释不了我的不适感。之后过了五年,我每天都会从当时的噩梦中惊醒,从那之后我再也不敢看电视新闻,生怕听到任何关于那场灾难的消息......

而这个名词真正被人们重视并形成体系,要源于美国越战之后。

越战之后的几十年,美国不断出现老兵自杀或者老兵伤人的新闻,很多战后归国的老兵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PTSD的症状,轻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程度不一的战争遗留行为(如吼叫、自残、失控等),严重的沦为暴力犯罪者,还有一大部分选择了自杀,更多的人带着对战争残酷而痛苦的回忆走完了余生。

之后,心理学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揭开了PTSD的面纱。

8.jpg

在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科教授、美国国家创伤综合征治疗联盟的主任,巴塞尔·范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的著作《身体从未忘记》中,对PTSD的系列成因和疗愈有了系统的回溯和阐释:

他的一位女病人在访谈中说道:

我好像,没有了人类的感官,她告诉他,我现在被一切可以让生活变得愉悦的事物环绕着,但我负责感觉愉悦的感官仍在寻寻觅觅,我的每一个感官每一个自我部分都好像和我割裂了一样,无法再向我提供任何感知,这种感觉不能可能和我脑中的空洞感有关,也可能和我不能感觉到身体表面有关,对我来说,我似乎不能感觉到我触摸到的任何东西,这个问题很小,但他们可怕的后果是我没有任何感觉,也没有任何快乐,我仍然需要,而且渴望着快乐的感觉,这让我的生活变成了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折磨。

对这一现象,范德考克博士给出的解释是:

为了应对创伤以免自己长期处于恐惧中,PTSD患者们学会了将大脑的一部分关闭,以缓解那些所以因恐怖而来的内脏感受和情感。

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大脑部分也负责产生自我意识的情绪感受,于是产生了这些悲剧性的大脑适应:为了不再有可怕的感觉,他们也失去了生命力。

这些PTSD患者失去了身体,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控制感。所以他们需要重新和身体做朋友,重新和他人做朋友,找回控制感。

然而感受身体的同时可能会触发闪回,与他人交流时仅仅是被观看,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胁,连最普通的眼神交流也无法做到。

由于这些原因,患者的自我被导向轻视和羞辱的烙印,更容易感到“他在知道我打什么主意”,这让他们更能在虐待中保护自己。越战退伍士兵闪回后经常在墙上打出拳印,也是为了重新获得他们的能动性——让一些事发生,但他们最终依然感觉失控。

3.jpg

PTSD患者本身是自己的一记良药

还记得英国神剧《神探夏洛克》里的华生医生,自阿富汗战场归来,他就一直拄着拐杖度日,因为深信自己受了重伤,不仅万事拄拐,差不多连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了。

但在和老搭档福尔摩斯追赶嫌疑人的刹那,他却不仅扔掉拐杖,健步如飞,还枪法神准,隔着一栋楼用手枪射杀了凶手——创伤后应激反应瞬间治愈。

1.jpg

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心理治疗是根治PTSD最为有效的方法

治疗的大纲是:

1. 暴露:首先为了重新控制自我,有勇气重返创伤,这是早晚要面对的事情。

2. 放松:创伤康复的根本工具之一,是学习即使是在接触痛苦和可怕回忆时都能平静的呼吸,而且有意识的保持一定的身体放松。

3. 良好的社会支持心理创伤最有效的预防因素,安全和恐惧是不相容的。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打破了对于创伤最重要的防线——被你所爱的人保护。你需要重新回到团体中,感受爱。

4. 融入:与周围的人节奏和韵律同步,比如跳广场舞。当我们一同玩耍时,我们身体生产的协调体会到一种联系感和愉悦感。

5. 身体接触:在触摸中感受,触摸身体往往是我们平静下来的最基本方式,但这种方式在绝大多数治疗中被禁止。如果你不能充分把他安全,你就不能康复。

6. 保护:在恰当的时候采取行动保护自己而并不是完全木僵在当场或者采取非理智的对抗

7. 认知重塑:整合创伤性记忆变成普通记忆小小的催眠,比如眼动脱敏再加工技术(EMDR),可以让人在比较平静的状况下触及有关事故的记忆。或者还有常见的脱敏疗法,一步步的暴露在恐惧之中,一步步的钝化自己的情绪敏感性。

8. 药物治疗然而药物并不能治疗创伤,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能让不舒服的生理感觉缓解。

9. 其他方法比如给自己写信然后朗读、瑜伽、正念内观、创造结构、神经反馈训练,进行剧团表演等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疗法并坚持改变。


既然是阴影,我们就能走出它们,否则一辈子都要被阴影所笼罩。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