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
什么时候我们身边的女孩子都开始自称“女汉子”了?
前不久,热门综艺《青春有你2》的赵小棠用小号发微博,把团队工作人员抱怨了一通,顺带diss了冷酸灵……这些行为虽然迷惑,但都还说得过去。
可是吃瓜群众却觉得,她微博里最不对味的,其实是这一句——“你下次再给我娘我就给你一套组合拳”。
再翻看赵小棠曾经的言论,不难发现,她已经不是第一次给自己贴上“爷们儿”标签了。
自称北京老爷们儿、赵铁牛……尽可能地放大自己性格里“男性化”的一面。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文化逐渐强调女人承担起更多男性化的角色和任务。
好像女性的自主和独立必须带上点“男性”的色彩才说得过去。
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生活中不知不觉多出了很多“女汉子”和“被女汉子”。
人们很容易形成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女汉子自己也很认可自我心理上“男性”的标签。
女汉子心中不一定真的希望自己成为“男性”,只是在男性作为主导的社会,她们带上了“男性”的一些标签。
其实她们的内心也在经历着非常多的性别角色认知冲突,严重的可能会演化为心理问题,不仅给自己,也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心理咨询
如何打破女汉子内心的铜墙铁壁?
我们通常缺少对情绪的了解,而导致自己情绪处理不当,甚至失控。
心理咨询中往往让我们能有能力去觉察、耐受、利用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与之对抗。
对抗的结果是,最终被情绪所控制,或者一个人变得很坚硬,难以相处。
其次,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创伤、核心需求频繁受挫,会形成潜意识对自身需求的压抑。
孩子哭的时候本能希望父母能抚慰自己,但是如果父母觉得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就会打击打骂孩子。
多次的受挫,孩子就会认为软弱是不应该表现给别人的,因此会压抑自己需要别人抚慰的需求。
这些压抑会导致一个人长期处于不满足和焦虑的状态,导致失去生命力或者处于痛苦中。
心理咨询会重新在安全的环境下,激活潜意识中压抑的需求。
只有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才能更有效的满足自己。同时只有分清楚自己的需求,才能在别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时候,停止对别人进行攻击。
所以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在感到安全的情况下,越来越深入的探索自己,并在适当的时候,潜意识的创伤和需求浮现,咨询师可以趁机进行解释,从而达到“领悟”的结果。
这些女性在咨询室中仍然不敢表现自己的软弱,咨询师可以反馈这样的话语给她们:
你面对我的时候,其实内心深处也是期望自己可以被抚慰的。
但是因为你这个需求遭受了太多的挫折,所以你现在也会觉得这样做很危险。
而这种领悟,会给自己带来全新的视角,会更理解自己,放下执着,然后更有效的来满足自己。
心理咨询师的
“心灵魔法”
要探索潜意识,必须进入人的内心,而要进入人的内心,共情和理解是唯一的工具。
因此在咨询中,一个合格的咨询师,没有是非对错好坏的判断,而是侧重于理解、共情来访者,从而可以逐渐的深入探索来访者的主观体验到的世界,然后在潜意识浮现的时候,给予来访者合适恰当的解释,一个恰当的解释会让来访者一下子感到放松和释然。
所以,判断一个咨询师是不是在路上,要看咨询师是否在努力的理解和共情自己。自己在咨询室里是不是觉得越来越安全和放松。
通常,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可以做到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别人,人际互动的满意度会迅速提高,能跟别人形成高质量的情感互动。
同时放下批判,接受自己,接受别人,接受当下的生活,而这种接受,让自己减少了烦恼和消耗,从而更有能力创造生活,满足自己。
写给
女汉子们的自救指南
这个刀光剑影的时代并不能在女性声音的呼喊中逆转,女性被剥夺走的温柔并不是时代的陪葬,温柔其实一直留在心中,值得被更完整地发掘并珍惜。
“...可见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理由。”
我相信所有我们望见的那些「美好」的品质,都是被他人或自我“驯化”出来的,或多或少曾有过折损、摸爬滚打,或付出过诸多代价。
而温柔本就是一种带着血腥气的善良。是见过世界的残酷阴暗面,仍然带着笑容对于后来者给以体谅的心疼与良善。
它是一种心灵层面上的沟通和启迪,带你寻找到你与生俱来的美好。
心理咨询带你探索自己心灵的宝藏,也发现身边更多细小的美好,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带来心理的提升和成长。
联系方式:0871-67266337 柳1536806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