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哀痛-昆明校园伤人事件-了解创伤的影响

2021-01-24
39

哀悼亡者,也祈祷活着的人们平安


春城昨日,校园门口有人持刀杀伤学生。

枪响,有人哭喊,有人倒下;

有人同情,有人围观,有人恐慌不安;

很多人心痛,有人转发相告。


有学员问我:

老师,我很紧张焦虑。

她不是亲身经历者,却被网络铺天盖地的图片视频扰的心神不宁,为什么?


今天,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面对恶性、灾难事件,我们该怎么办?



心理学开始深入灾难中心,在国人的记忆中,似乎从汶川地震开始的,那时候全国各地很多的心理咨询师满腔热情地跑去进行心理干预,换了民间流传的一句话:防偷防盗防心理咨询师。那时候的应激干预、对急性应激反应(障碍)/PTSD的处理对于很多常规工作咨询师还相对没有那么足够的专业经验。


那我们要在创伤中了解什么呢?


Q

在创伤性事件中,大脑发生了什么?


创伤事件发生时,你的杏仁核被触发时,大脑就会激活一种“战或逃”的生存反应。这种完全情绪化的反应会向你的肾上腺传递一种信息,让皮质醇释放出来,激活自主神经系统。你的嘴巴会突然变干,你的心脏会开始狂跳,你的胃会不舒服,你会觉得要昏倒了。


事件发生后,同样的信息也会被发送到大脑的额叶,额叶进行理性思考让你知道你是安全的,所有那些战斗或逃跑生存的症状逐渐消失。然而,这次经历的记忆被记录为闪回式记忆,它可以把个体带回事件发生时刻的场景和画面,让人们再次经历当时的情绪和恐慌,这被称为创伤性经历


经历创伤性事件可能会造成情感上的损害,不仅直接相关的人,而且那些事后暴露在创伤性事件下的人也会受到影响。


突发的新闻报道和社会媒体不断地拿悲剧故事和令人不安的图片轰炸群众,这些事件都可能给民众心理带来阴影。


持续暴露于这类事件也会导致人们经历创伤症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某些重大恶性事件发生后,不论是新闻中的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车祸,还是人为的恶性杀人事件(如杀人案)、暴力犯罪(战争,奸淫妇女)等事件甚至至亲突然离世,在经历或者了解到这些事情发生之后,不少人会产生愤怒、痛苦、抑郁等等的情绪,或者做噩梦,并且这种状态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是几个小时,也可能是十几天。这是我们对于事件的应激反应在一个月内消失是正常的状态


但是如果这种应激反应不仅不会消失,反而让你无法继续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创伤性事件发生了一个月后,你还会常常做噩梦,并对环境或他人感到怀疑和害怕、愤怒、抑郁、绝望,那你就必须重视起来。


这种情况可能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Q

什么是急性应激反应(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

(Acute Stress Disorder,AS/Acute Stress Reaction ,ASR)。


当亲身经历或目睹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如恶性、灾难事件等)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


如极度悲哀、痛哭流涕,进而出现呼吸急促,甚至短暂意识丧失。也可能出现茫然、注意狭窄、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困难、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等表现。随后,会出现变化多端、形式丰富的症状,包括对周围环境的激越、愤怒、恐惧性焦虑、抑郁、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症状。



这种异常的心理反应,称为急性应激障碍。当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缓解完全。


个别研究指出,严重交通事故后的发生率为13%~14%; 暴力伤害后的发生率大约为19% 。严重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海啸、空难、大型火灾等)的幸存者中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


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与精神刺激的性质、程度有关,也与及早消除的方式方法有关。

与个体的相关性表现为:个体生活处境和人格特点、智力水平;个体当时的健康状态、有无既往精神疾病史及家族相关病史、慢性疾病、孕产期、过度疲劳等;个人背景包括教育、价值观念等。



Q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创伤性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刺激强度过大,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能力,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压力是破坏性的,则会出现PTSD现象。


PTSD的概念:外部事件触动个体——形成内部不良、片断、凌乱的信息——造成内心伤害。但外部却完整无缺,他人无法看到,自己有时也不能觉察。个体需要带着内在的创伤工作和生活,在一段时间后,或特定的扳机效应下出现适应障碍和精神痛苦,被称为PTSD。PTSD的症状一般在创伤事件发生的6个月内出现,如果在6个月以上,就是迟发性的。



对PTSD最早的记录源自心理学家对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研究。经历战争的极端压力后,士兵们出现“战场疲劳症”,“心理麻痹”的心理现象,对外界反应减少,情绪沮丧、过分敏感、失眠、焦虑、易怒、有攻击行为、情感疏离、回避社会活动、没有安全感、记忆丧失、注意力下降。心理学家把这种症状归为PTSD。


PTSD患病率为7%~12%。女性患者有更多的关于性方面的创伤和更多的反复体验症状,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患病者的自杀率也高于普通人群。


PTSD的三种主要症状:


闪回

01

通过事件和噩梦的侵入性痛苦回忆重新体验创伤,并体验与创伤事件发生时相同的糟糕感觉。闪回有时是由触发器引起的。

回避

02

情绪麻木,回避让人想起创伤的地方、人和活动。避免谈论或思考事件,甚至完全与他人隔离。

过度觉醒

03

唤醒增强,如睡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心绪不宁、易怒。在没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保持高度警惕。

焦虑、恐慌发作

睡眠紊乱、无助感

疲劳过度、心神不安

警惕、颤抖、心悸



当你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以上所述多种症状的时候,以下是一些建议:


踏出第一步去帮助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但要相信你可以变得更好。寻求专业靠谱的治疗很重要。


1. 接受情绪本应出现的,面对并接纳负性反应

2. 参加温和的身体活动和运动帮助减轻压力

3. 为你自己建立现实可行的目标

4. 将大的任务逐一分解,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处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5. 尝试和他人相处,选择一个信赖可靠的朋友或者亲戚,告诉他们可能引发症状的事情

6. 期望你的症状逐渐变好而不是马上变好

7. 寻找令自己感到舒服的状态、场所和人(尽可能选择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8. 和你的心理咨询师/医生讨论,获得专业帮助




可采用的疗法


1、谈话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

2、精神分析取向的疗法

3、心率变异性呼吸法(HRVB)和眼动疗法

4、催眠

5、必要时的药物治疗

... ...





任何一种病理心理状态(包括PTSD),


都是个体在尽最大的努力,


对不理想的内外环境作出应对。


愿我们历经创伤,痛定思痛,成长!


愿所有心灵都被真心以待!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