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中考和高考都结束了,首先祝同学们毕业快乐。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考试后都会松一口气,然而,此时,新一轮的焦虑也会悄然而至...
由高度的紧张到突然的放松,由一个方向的努力到暂时没有目标,这种落差让很多考生感到困惑。
在此期间,考生的情感问题常被忽视,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学入学考试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之奋斗和努力是青春的见证。有的人高考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失常,但能够很快调整好,不过还有一些人,高考对他们心理产生的影响会持续得更久。多年来,他们在高考后依然会不断梦想着准备考、考考的情景,产生遗憾、焦虑甚至痛苦的情绪。这一症状是怎么引起的?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专家指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一些常见的经历会储存在潜意识里,变成一种集体潜意识。例如古代人类的祖先睡在树上。所以,“怕从树上掉下来”这件事铭刻在人的内心深处,现在人们对去往何处的常见梦想便与此有关。高考作为一种大多数人都要参加的考试,它的场景也可能进入人的潜意识中,让人多年后还会梦见答题卡、写试卷等等情况。
此外,高考回溯的频率与一个人的性格也有关系。性格敏感、自卑的人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障碍。假如个人在高考事件中被家庭或其他团体寄予很大希望,或者多次来考,由此带来的压力也可能造成上述现象。
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干预。
若高考结束后仍有消极情绪存在,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①从心理上接受现有的生活,学会照顾自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2.恢复正常生活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适当运动。
③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发现生活的美好,突破心灵成长的关卡。
④与他人建立友善的关系,向他人寻求帮助,从社会支持系统中得到心灵的鼓励。若病情较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接受多种生理、心理、社会综合帮助和治疗。
人们对高考总是抱着殷切的期望,由此而来的遗憾和焦虑似乎特别容易被放大。高考固然重要,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它代表个人的过去,而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路途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要开阔视野,看清生命中的美好,学会感恩和坚持,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许多父母在感受到这方面的压力后,都会趁暑假让孩子报一些辅导班,提前学习高中课程,有人产生了对提前学习的疑问,对孩子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有些父母认为,如果孩子在所有的功课都提前学完了,那么下一节课就不会去听老师讲课,他们会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这样的反复学习是毫无乐趣的。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这个大学的老师是怎么说的,这位老师的观点是,一定要在暑假里给孩子报一个辅导班,让他们提前了解高中的课程是非常困难的。尽管读完初中课本后就去接高中课本,但两者之间的难度差异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提前做好预习,很多孩子很难接受这方面的心理落差,就会出现成绩的滑落。
要给孩子报辅导班,一定要提前和孩子商量,有些孩子是很抗拒的,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家长也不必花这个钱,因为你会发现,不久他就逃学了。带孩子去上课前,一定要把学习的目的不好好学习会造成的影响说明白,现在的孩子比较成熟,他们能听懂父母的话,同时也要了解辅导班的状况,千万不要选到一些很差的辅导班,浪费时间。